2021-10-26 18:15:12 作者:辛怡诺 来源:植物医学学院 浏览数:0
2021年10月24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副院长、2020级创新班班主任黄金光带领20级创新班30名学生在学校东门温室前试验田开展植物生产认知实习,围绕小麦种植主题展开农耕教育。本次活动邀请了2002级、2004级校友青岛城市农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功、杨铭鑫到场指导,硕士研究生吕俊博协助老师组织带领创新班同学完成实习。
在活动开始前,黄金光向同学们传达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内容,耕读文明是中华民族的软实力,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是农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传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他强调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并要求同学们在专业生产实践中,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植保学子应加强劳动素质教育,真正做到“双脚踩在土地里,论文写在大地上”。黄金光用截止10月份我国海关进口粮食大约1.3亿吨等具体数据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粮食的部分现状,号召大家从自我做起,践行“餐桌文化”。随后,黄金光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本次种植小麦的两个品种--南方品种扬麦25和山东主推品种济麦22。要求同学们同时观察不同品种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不同性状以及抗病抗虫性,根据日常观察及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小麦综合管理方案,也是作为植物生产认知实习的考核依据之一。
接下来,创新2001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麦种植。刘建功亲身示范,向同学们传授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小麦的种植步骤。小组成员合作,对土地进行耕翻,平整土地,规范起垄。每垄播种5行小麦。同学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均匀地将小麦撒在地里,盖好土壤。随后,部分同学进行了草莓苗的栽培,利用匍匐茎繁殖育苗,刘建功通过实物栽培讲解,向同学们介绍了匍匐茎育苗的植株生理过程以及后期的栽培要点。
通过这次实践实习,同学们充分了解到小麦的种植过程,巩固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加强了同学们的劳动观念,提高了同学们的组织观念,培养班集体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群体意识。这为同学们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植物医学学院一直以来注重教学改革,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让同学们走进自然,培养学生观察、了解现象的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规律的技能。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让同学们了解植物生产的实习,更是一次通过劳动实践,向同学们传递正确劳动观的专题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编辑:刘思颖
责任编辑:丁晨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