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戈峰研究员和门兴元研究员受邀到植物医学学院作学术报告

    2024-06-14 18:40:06 来源:植物医学学院          浏览数:0

  6月12日,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戈峰研究员和门兴元研究员受邀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分别做了题为“现代害虫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和“基于Bottom-up和Top-down的玉米害虫生态防控”的学术报告。学院3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韩强主持。

  报告会上,戈峰研究员以“农田景观害虫生态调控的发展”为主题,结合自己多年研究,从现代害虫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新理论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他重点介绍了其中生态调控的新途径-功能植物的筛选及应用。通过对多种植物开花时间、生长环境、涵养天敌的系统调查,找到了功能植物——蛇床草。戈峰研究员鼓励同学们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做到提到某件事就想到某个人,提到某个人就能想起他做过的事情。

  门兴元研究员的报告从玉米害虫发生情况、灾变原因、生态防控技术和生态防控体系四个方面,系统地讲解了“基于Bottom-up和Top-down的玉米害虫生态防控”。他详细介绍了玉米害虫的区域性分布与空间遗传结构,以及区域性灾变规律与治理。

  报告结束后,师生们就报告中感兴趣的内容向两位专家提问,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认真回答了大家的问题。此次报告让师生们受益匪浅,加深了对害虫生态调控理论及应用的认识,拓宽了研究思路,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戈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领军人才、研究员、生态调控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应用昆虫学报》主编,Insect Science、Scientific Reports等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全球变化下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生态调控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昆虫生态学、害虫生态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学等,是我国害虫生态调控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先后主持相关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转基因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等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60余篇,其中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Current Bi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

  门兴元,农业昆虫创新团队负责人,山东省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兼任中国昆虫学会农业昆虫专委会委员、山东昆虫学会常务理事、《应用昆虫学报》编委。长期从事害虫综合治理、昆虫生态服务功能、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与防控、作物内生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20余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各类成果奖励24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著作10部。授权专利33项,制定地方标准15项。

 

编辑:孙庆丰

责任编辑:房明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