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0 15:14:28 作者:李心怡 来源:植物医学学院 浏览数:0
为深化美丽中国建设,落实“两山”理念,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知行自然”昆虫多样性调查与保护实践服务团聚焦昆虫多样性研究,为绿色发展筑牢生态根基。7月14日,实践团奔赴青岛市大泽山地区,开展昆虫采集、实地调研工作,以科研实践赋能生态保护。
深究区域生态,捕捉生态密码
大泽山作为胶东半岛典型的农林交错区,其农田-林地过渡带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昆虫资源分布具有独特的生态研究价值。当前,农林交错区因植被结构复杂、物种交互作用频繁,已成为病虫害跨生态系统传播的关键区域,而昆虫资源的群落结构对病虫害防控与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团聚焦大泽山农林交错区,通过系统性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与昆虫资源分布,为落实国家绿色防控政策、构建农林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筑牢生态屏障,服务绿色发展
社会实践团提前完成物资筹备,配备专业物品和防护装备,同步开展捕虫专项培训。在实践中,团队运用扫网法捕捉昆虫,用马氏网采集植被层昆虫。经培训后,成员们深入大泽山执行采集任务,同步记录昆虫生活环境,保障采集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践过程中,成员们积极抓捕,高效协作,确保实践的有序推进。在积极捕虫的同时,成员们时刻留意环境和昆虫保护,力求将采集作业对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
培养复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本次实地调研与标本采集,强化了团队成员农林病虫害识别、昆虫资源调查等专业的实操能力,培养跨学科协作思维与科研创新意识,构建“理论-实践-服务”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范式。调研同步系统摸清大泽山农林交错区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昆虫资源分布,通过天敌昆虫与病虫害相关性分析,为农林交错区生物防治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依托昆虫资源调查为农林交错区生态屏障构建提供数据支撑,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协同推进。
编辑:高枫
责任编辑:王玮琦 张琳